- [檢測百科]分享:硅、鉻摻雜對TiAlN基涂層微觀結構及摩擦學性能的影響2024年12月12日 11:07
- 由摩擦磨損帶來的能源消耗和材料破壞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,因此尋求耐磨減摩材料以及探索材料防護技術成為了研究焦點。滲氮、滲碳、噴丸、制備涂層、電鍍等表面改性技術可以通過改善工件的表面狀態(tài)來提升其摩擦學性能[1-2]。采用物理氣相沉積技術[3-5]制備的TiN涂層能夠提升刀具以及零部件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,但是該涂層在650 ℃時會發(fā)生氧化形成疏松的TiO2而失效[6-7]。
- 閱讀(0) 標簽:
- [檢測百科]分享:硅、鎳含量與制備工藝對Al-Si-Ni合金組織和熱學性能的影響2024年12月11日 11:21
- 高鋁含量(質量分數50%~90%)的Al-Si合金具有導熱性好、熱膨脹系數低、密度低、成本低等優(yōu)點,已經應用于微波功率器件、集成功率模塊、收發(fā)模塊等電子功率器件的封裝基座等方面。然而,通過鑄造工藝制備的高鋁含量Al-Si合金的熱物理性能無法滿足電子封裝用材料的要求[1],需要采用噴射沉積法復合熱壓工藝進行制備[2],但這種復雜的制備工藝限制了其在電子封裝材料方面的應用。
- 閱讀(0) 標簽:
- [檢測百科]分享:4Cr5Mo2V鋼與4Cr5MoSiV1鋼組織和性能的對比2024年11月15日 14:53
- 4Cr5MoSiV1鋼是一種中耐熱韌性鋼,主要含有Cr、Mo、V等元素,其具有良好的抗冷熱疲勞性能,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熱作模具鋼[1]。4Cr5Mo2V鋼是在4Cr5MoSiV1鋼基礎上開發(fā)的新一代高性能熱作模具鋼。4Cr5Mo2V鋼較4Cr5MoSiV1鋼的Si、V元素含量低,Mo元素含量高[2]。降低Si元素的含量,提高Mo元素的含量是壓鑄用熱作模具鋼合金化設計上的一種趨勢[3]。
- 閱讀(4) 標簽:
- [檢測百科]分享:連續(xù)退火工藝對Si、Mn系冷軋雙相鋼組織性能的影響2024年09月23日 10:33
- 退火溫度對實驗鋼性能影響較大,隨溫度升高強度增加,在770~830℃退火溫度范圍內組織均為F+M,M含量隨溫度升高而增加;隨著緩冷溫度升高強度增加,組織主要為F+M,在660℃出現貝氏體,730℃緩冷時抗拉強度為711 MPa,從該級別鋼種看太高;冷速15~30℃/s范圍內隨冷速增加強度呈上升趨勢,馬氏體含量呈上升趨勢,產品性能均滿足600 MPa級性能要求,實驗鋼對冷速工藝窗口較寬。
- 閱讀(6) 標簽:
- [檢測百科]分享:6.5%Si電工鋼復合板的制備與性能2021年08月13日 13:23
- 以普通硅鋼和硅鐵合金為原料,采用包覆澆鑄法制備具有三層結構的高硅電工鋼鑄坯,之后結合傳統的軋制工藝和擴散退火工藝獲得了6.5%Si電工鋼復合板,利用光學顯微鏡和掃描電鏡研究了其顯微組織和硅元素的分布,并對其磁性能進行了測試.結果表明:采用上述工藝方法成功制備出了0.5mm 厚的電工鋼復合板;經1200 ℃×75min擴散退火后,電工鋼復合板中的硅元素發(fā)生了完全擴散,復合板由三層結構變成單層結
- 閱讀(16) 標簽:金相分析|金屬材料檢測
- [檢測百科]金屬材料中的非金屬元素的作用2020年03月11日 17:32
- 很多人以為一般的金屬中只有金屬元素,其實這是不正確的,金屬材料中包含有金屬材料和非金屬材料,而且對金屬材料屬性也有至關重要的作用。下面我簡單講講一些常見的金屬材料中非金屬元素的作用。 碳元素在金屬中是以化合碳(碳化鐵)存在,碳化鐵硬而脆,塑性低,含量適當可提高生鐵的強度和硬度,含量過多,則使鋼鐵難于削切加工。 硅元素能促使生鐵中所含的碳分離為石墨狀,能去氧,還能減少鑄件的氣眼,能提高熔化生鐵的流動性,降低鑄件的收縮量,但含硅過多,也會使生鐵變硬變脆 硫元素在生鐵中是有害元素
- 閱讀(80) 標簽: